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中国坐稳全球经济复苏头把交椅

2020-12-22 09:172910长江有色金属网

  外媒关注年末中国多项经济数据再创新高

  中国坐稳全球经济复苏头把交椅(国际论道)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均高于10月增速。1-11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快于前10个月增速;民间投资增长0.2%,增速年内首次转正。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0.7%,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3%,增速均为年内首次由负转正。中国多项经济指标实现首次“转正”,多项指标增速再创新高。

  外媒对此广泛关注并作出积极预测:中国经济平稳复苏为2020年动荡中的全球经济增添一抹亮色,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有望为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提供强劲驱动力。

  亮眼数据让人印象深刻

  “12月15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非常亮眼的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数据。这些数据给经济学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俄罗斯《专家》周刊网站在报道中提到。

  彭博新闻社网站发表题为《中国刚刚展示了世界多么需要它》的报道称,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中国。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至11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这些数据都符合经济学家的预测。鉴于消费者对始于第二季度的复苏反应迟缓,零售额同比5%的坚实增长尤其令人鼓舞。中国可能是今年唯一实现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美国《财富》杂志网站报道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破坏了全球经济,但中国是一个明显例外。今年,全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下降3.5%。摩根士丹利公司预计,美国的GDP将下降3.5%,而欧洲的GDP将下降7.2%。与此同时,它预计中国将在2020年实现GDP的正增长。中国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的一个特例。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称,中国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展示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复苏。中国全年的GDP将增长,外汇储备将保持稳定。全球首席财务官委员会在其公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调查报告中,上调了中国经济展望预期,认为中国正逐步摆脱新冠肺炎疫情阴霾,实现经济增长。这一调查的受访者们还把中国经济展望从第三季度的“稳定”上调至“温和改善”。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称,11月,中国的经济活动全面复苏且势头强劲,工业生产、投资和消费者支出均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

  各类指标发出积极信号

  “港口日益繁忙、集装箱供应短缺,是在发出积极信号,表明中国的外贸在逐步升温。”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中国最新的出口集装箱运输指数创下历史新高,集装箱供应短缺,这主要归功于中国出口的快速增长。追踪截至12月11日的中国集装箱港口全球12条航线的现货和合约货运价,中国集装箱货运指数(CCFI)的平均水平为1411.9,自今年5月下旬以来,CCFI已上涨近70%。

  路透社报道称,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11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增加了505.1亿美元,达到3.1785万亿美元,是2016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报道称,中国11月的外汇储备增长超预期,原因是中国持续的经济复苏,中国正引领全球经济从新冠肺炎疫情中复苏。

  法国主流经济类日报《回声报》报道称,据中国海关数据,外贸进出口总值已连续6个月实现正增长,11月出口增速几乎是10月的两倍,达到自2018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此外,中国医疗设备和物资、用于远程办公的电子产品出口都大幅增加,年底节庆产品、大众电子产品以及高科技产品出口也大幅增加。由于出口强劲,中国当月录得40年来最大贸易顺差。

  美国《财富》杂志网站报道称,今年第二季度,当大多数国家仍处于防疫最紧张以及第一波疫情高峰的时候,中国的工厂已经逐步复工复产,城市也逐步恢复正常运作,从而为中国经济复苏提供急需的推动力,中国经济得以迅速恢复。

  路透社报道称,中国经济实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复苏,这主要是由强劲的出口推动的。此外,中国电商巨头11月推出的年度促销活动也打开了消费者们的钱包,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小企业的订单。

  强劲增长驱动全球复苏

  “这些数据令人鼓舞。”墨西哥《金融家报》在报道中对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重要数据作出评价,中国经济有望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经济体。全球经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中国经济的支撑,2021年全球经济的反弹将依赖于中国延续强劲的复苏势头。

  据彭博新闻社报道,在近期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中国领导层提出了到2035年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经济学家预测,2021年中国经济将大幅反弹,增幅或达8.2%。

  路透社报道称,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资深经济学家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11月,中国经济继续在各个领域加速增长。我们预计未来几个季度的产出仍将高于趋势水平,尽管刺激措施和出口的顺风开始减弱。”在更加强劲的需求、信贷增长和刺激措施的推动下,中国的经济复苏将在第四季度加速,预计这些因素将在2021年形成强劲的顺风。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中国对2021年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1/3。该组织认为:“中国将是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的经济增长仍在继续,这是给世界经济的一份礼物!”德国财经网报道称。德新社报道称,中国的例子表明,疫情危机无法长期影响经济,疫情一旦结束,经济增长很快就会恢复。这对德国和欧洲来说是个好消息。

  “健康的中国经济对世界有利。”哥伦比亚《旁观者报》发表文章说,中国有效控制疫情,推动生产生活秩序加速恢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复苏走在世界前列。从进出口数据和经济增长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为各地区发展提供了巨大市场机遇”。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伦敦金属)LME期铜上涨2.5%,中国经济刺激前景提振市场人气
伦敦3月17日消息:周四,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铜期货收盘上涨。全球主要消费国中国的经济刺激政策提振全球股市,伦敦金属交易所恢复镍交易的努力仍然陷入混乱。  截至格林尼治时间17:23,LME基准的三个月期铜收盘上涨2.5%,报每吨10,280美元。  本周三中国副总理刘鹤主持召开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专题会议,提出要采取积极主动货币政策,切实提振一季度经济,有力有效化解房地产行业风险。刘

0评论2022-03-18280

(伦敦金属)LME期铜上涨2.5%,中国经济刺激前景提振市场人气
伦敦3月17日消息:周四,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铜期货收盘上涨。全球主要消费国中国的经济刺激政策提振全球股市,伦敦金属交易所恢复镍交易的努力仍然陷入混乱。   截至格林尼治时间17:23,LME基准的三个月期铜收盘上涨2.5%,报每吨10,280美元。   本周三中国副总理刘鹤主持召开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专题会议,提出要采取积极主动货币政策,切实提振一季度经济,有力有效化解房

0评论2022-03-18128

经济韧性强、政策空间足,中国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态势不会改变
近期国内多地疫情反弹、俄乌局势紧张,内外部环境趋于复杂严峻,中国经济增长也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不过,财联社记者近日从多位权威人士处了解到的信息显示,从当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来看,不确定因素影响有限,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韧性强、政策空间大,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完全有能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今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强调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并提出了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

0评论2022-03-17139

开年中国经济恢复好于预期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多重风险挑战下,开年中国经济恢复好于预期。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2月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新动能继续成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工业生产加快,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势良好。1至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比2021年12月份加快3.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4.4%、9.6%。   市场销售回升,固定资产投

0评论2022-03-16423

前两月中国经济呈现暖意,一季度经济有望保持合理增长
2022年首份国民经济“成绩单”15日出炉。“从数据上来看,中国经济呈现出阵阵的暖意。”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当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对1至2月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如是点评。前两月中国经济取得佳绩的原因是什么?面对当前的困难和挑战,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前景如何?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专家。前两月国民经济“成绩单&rdqu

0评论2022-03-16369

“稳增长”加持下中国经济韧性仍强,外资机构建议超配中国国债
近期有市场传闻称,个别境外资本对于投资人民币资产较为谨慎,甚至采取逐步减持的配置策略。中央结算公司数据也显示,2月末境外机构持有我国各类债券规模的确出现了环比小幅回落。不过,财联社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目前大部分外资机构仍看好以中国国债为代表的人民币资产。外资机构人士预计,后续海外资本仍会有增量资金排队入场。一方面由于美联储激进采取加息措施或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令境外投资机构选择加仓中国国债避

0评论2022-03-16306

海外专家认为中国2022年增长目标符合经济发展实际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5%左右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备受世界瞩目。海外专家普遍认为,这一目标充分考虑了全球风险因素,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实际。中国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经济前景预期稳定。增长目标科学合理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教授哈伊里·图尔克认为,考虑到通胀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以及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中国政府提出的5.5%左右增速目标非常实际。中国经济稳步增

0评论2022-03-11346

全国政协常委杨伟民:中国经济有“四大韧性”
“现在大家都在说中国经济韧性强,但是这个经济韧性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形势,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8.1%,总量达到了114万亿元人民币。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在北京接受采访时强调,中国能取得如此成绩主要源自中国经济的“四大韧性”。韧性一:制造业体系全。杨伟民指出,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8%,快于8.1

0评论2022-03-10256

全国政协常委林毅夫:今年经济增长6%完全有可能
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关键在哪?今年的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带来了一份“稳增长”相关的提案。林毅夫表示,过去外国机构等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向来是偏低的,实际上中国的发展情况是高于其预测的,今年的情形可能也会这样。“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今年的增速可能降至4.8%,我觉得就低了,今年中国完全有可能实现6%左右甚至6%以上的增

0评论2022-03-10219